证监会修订完善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引导投长、投早、投中小、投科技
(来源:中国证监会2020年3月6日)
近日,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步修订实施细则,3月31日正式实施。
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创业投资(基金)企业,“研究建立所投资企业上市解禁期与上市前投资期限长短反向挂钩的制度安排”。为落实国务院此项政策要求,2018年3月证监会发布《特别规定》,明确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对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市场化退出给予支持,取得了一定效果。
为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畅通“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促进创业资本形成,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科创企业创业创新的作用,通过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助力疫情防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证监会对反向挂钩政策作了修订完善:
一是简化反向挂钩政策适用标准。明确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投资时满足“早期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个条件之一即可享受反向挂钩政策,并删除基金层面“对早期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计投资金额占比50%以上”的要求。
二是为激活大宗交易方式下受让方的交易动力,通过同步修订证券交易所实施细则,完善大宗交易环节反向挂钩政策,取消减持受让方锁定期限制。
三是加大对专注于长期投资的基金优惠力度,允许投资期限在五年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锁定期满后减持比例不受限制。
四是合理调整期限计算方式,投资期限截至点由“发行申请材料受理日”修改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日”。
五是拓宽享受反向挂钩政策的适用主体,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依法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照适用。证监会对反向挂钩政策简化优化,有利于缓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退出难”。符合反向挂钩政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很小,且需根据限售要求分批解禁,不会显著增加市场减持压力。
-
-
体外诊断(IVD)行业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子行业之一,一直被认定为精准医疗的基石。目前临床上80%以上的疾病诊断都依靠体外诊断技术,也被人誉为了医生的“眼睛”。近几年,IVD在国内外医疗服务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体外诊断向更便捷、更精准、更快速、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投资建议,以供参考。
-
-
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将极大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深刻改变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极具市场前景、富有想象空间的新兴产业。当前,服务机器人行业整体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正是资本介入行业发展,捕捉早期投资机会较好的时机。本文将重点就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投资逻辑展开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并将污染治理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环保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